广东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助力棘螺(Chicoreus ramosus)人工繁育技术突破
作者: 大亚湾站 更新时间: 2025-05-07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实验室喻子牛研究团队,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等多个科研机构,在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聚焦棘螺(Chicoreus ramosus)的人工繁育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成功揭示了棘螺的早期生活史,并建立了完整的人工孵化及苗种培育框架,为其水产养殖及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Aquaculture Research,研究生王淦和大亚湾站工程师钟瑜为共同第一作者,大亚湾站副站长张跃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棘螺是一种体型巨大、肉质鲜美的热带海洋腹足类动物,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由于过度捕捞,野生种群资源面临严重威胁,亟待通过人工繁育技术实现资源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研究团队自2023年12月启动该项目,通过严格控制水温、盐度等环境条件,促进棘螺的性成熟和自然交配,并成功记录了从受精卵到幼螺的整个早期发育过程。本研究不仅填补了巨型骨螺早期发育阶段研究的空白,还为其人工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1. 棘螺在卵囊内外的胚胎发育阶段:

(A) 受精卵;(B) 二细胞期;(C) 四细胞期;(D) 多细胞期;(E) 囊胚期;(F) 原肠胚期;(G) 轮虫幼虫期;

(H) 卵囊内幼虫期;(I) 早期面盘幼虫期;(L) 中期面盘幼虫期;(M) 晚期面盘幼虫期;(N) 新形成的幼体;(O) 幼体;(P) 新形成的亚成体;(Q) 亚成体



      本研究得到了以下项目的资助: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103403)、广东省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研究项目(2024-MRB-00-0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SML2023SP201)、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ZDYF2024XDNY175、ZDYF2025XDNY088)、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24B1212050006)、广州市科技项目(202206010133、2023B03J00165)、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B0202020003)、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3A15150109443)、国家海洋遗传资源中心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49)以及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B1212060047)。


      文章信息:Wang, G.#, Zhong, Y.#, Qin, Y., Wang, Q., Huang, J., Yue, C., Wan, W., Ma, H., Li, J., Yu, X., Zhang, Y.*. 2025. Detailed Early Life History of the Giant Muricid Snail Chicoreus ramosus in the Southern China Sea. Aquaculture Research, 2025, 11:4342005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55/are/4342005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dyb@cern.ac.cn TEL:13450499153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